城市新周刊logo
首页 要闻 观点 文化 人物 影像 财经 房产 党建
城市新周刊网 党建 详细

从福田实践看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长效机制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5-17 10:33 |作者: 王友明|来源: 人民论坛 | 浏览量: 29107

   王友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副主任、全国基层党建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探索实施“一核多元”的“党建+”工作模式,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标准化建设,初步探索形成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一、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政治保障

  无论是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还是社区依法治理目标的实现,一个共同的条件就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坚强有力和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福田区在这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抓好基层党建顶层设计。基层党建是个系统工程,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发挥好核心作用,就必须搞好系统的顶层设计。福田区委把党建工作作为区委常委会的固定议题,每月至少开展2次党建专题学习,每月至少1次专题研究党建具体工作,作为2015年1号文件,出台《中共福田区委关于从严从实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意见》,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落实管党治党工程。二是制定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基层党建贵在责任落实。福田市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梳理出基层党建“三严三实三保障”的总体框架,围绕总体框架列出9大项任务、42项具体项目,明确牵头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使党建任务具体化、数量化,可衡量、可操作、可考核。与之相配套,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考核监督体系,基层党(工)委书记向区党代会作基层党建专项述职,接受党代表评议,并将述职报告公开,接受本单位、本系统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的评议监督,确保目标责任落实、落地。三是选好配强班子带头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福田区委派199名处级领导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吸纳429名有影响力的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让其以“兼职委员”身份进入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此外福田区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中交叉任职。这些都是从带头人这个关键少数为形成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采取的关键性措施。

  二、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

  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构建需要强劲的动力之源。上级对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政策规定和要求,经常化的监督检查,持续的考核评价等,都成为促进基层党建与农村治理法治化相互促进的上拉力。根据中央、广东省、深圳市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的政策部署,福田区出台一系列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长效机制的政策文件,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标准化建设,如编制党建工作清单、服务清单、政务清单,加强党务、服务和政务的考量,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租赁社区党群服务阵地,为基层党(工)委各安排100万元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启动资金,为街道和社区配备专职组织员、党建联络员等,这些都是很强的上拉力。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性原则、精神状态、物质待遇、地位荣誉等都能激发内生力。比如福田区规范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性教育的载体和方式,通过“党群咖啡馆”等灵活方式开展党员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内生动力。此外,群众对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群众的监督,群众的民主诉求等,形成对党员干部做好基层工作的上推力。上拉力、下推力、中间的内升力,这种力的集合就构成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

  三、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实现机制

  有了政治保障和动力机制还需要具备实现机制。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实现机制的构成包括组织架构、民生保障机制、民主参与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等。组织架构是实现组织功能的载体。福田区理顺社区党、居、站关系,明确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同时明确居委会承担居民自治功能,社区工作站承担行政性的事务,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社区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相互促进的组织架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人心。一切为了群众,解决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构建二者相互促进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福田区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核心主题,自2013年开始实施民生“书记项目”;从2014年初开始实施“民生微实事”改革项目,根据居民群众意愿,通过居民议事会形式确定解决若干力所能及的小型民生工程,每年给每个街道核拨专项资金不少于300万元。还比如“工会大食堂”、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的便民服务活动,都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长效机制的构建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为此,福田区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实行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每周固定一天下社区;“两代表一委员”每周都有一个晚上的时间走访群众。建立健全居民议事会制度,执行“三议三公开”[1]程序,以严格的制度确保“服务民需,实现民意,体现民愿”,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相互促进,离不开各类社会治理资源的整合。为调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共治,福田区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比如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购买服务,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利用物业全天候与群众接触的优势,把基层党组织的神经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再比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对自然人、法人到城市部件,自始至终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政府管理条和块的整合,还有社区家园网电子屏、手机公共微信号等等,让“数据多走路、百姓少跑腿”;还比如设立“爱心银行”,搭建让老百姓做好事的平台和机制,等等。

  福田区的实践表明,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需要党的领导核心的有效发挥,具备持续有效的动力机制,以及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的实现机制。

  [1]“三议三公开”。“三议”是指项目由“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居民、党员提议,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项目专家进行商议后,提交所在社区居民议事会投票决议,最终由街道、社区组织实施;“三公开”是指决议结果、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和评价对社区居民群众全面公开。

编辑:苗露露 校对:李强 责编:胡虹 审核:孟竹

关于城市新周刊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周—至周五 9:00-17:00
邮箱:citynewweekly@163.com
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读者学习和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投资价值参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本网未设置任何第三方代理合作机构,开展合作时请仔细甄别,避免上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12377
返回顶部